李煜涛版本的视频教学课程,似乎跳跃了某些教学步骤,但他重新梳理和规范了双节棍运动的各种专项动作术语,像什么“苏秦背剑”的招式,规范之后命名为“后背换手”动作,对普通人来说,就好理解很多了嘛,而那些有历史人文气息的(或是夸大其词,比如翻山越岭之类的)招式名称,有意境是有意境,却让人比较费解呀。
双节棍技术,虽然是比较容易入门的一门运动技术,但是也还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一个动作只练习十次八次必然是不行的,从一开始的笨手笨脚加上小心翼翼的尝试,再耐着性子,练习一百次成功了一两个动作,练一二千次后才基本上手;个人感觉积累量达到五千次才能算融入血液,当然有武道基础或协调性好有运动基础的人会掌握得更快些,新手容易脱手掉棍,练习转棍抛棍哪怕是换手动作,都是很容易掉棍的,不管练花式还是练实战(要说到实战,在器械类实战竞技方面,赛事体系最成熟的应该是日式剑道了,有体系化的竹剑加盔甲的装备系统,更神奇的是,高段位的七八十岁的老头子,还能上场去打赢年青的低段新手),不过有时候掉棍掉的多了,身体形成条件反射,竟能在掉棍脱手的短时间内又接到棍。
修身方面,大神们能掌握的那些花式技术,我经过不懈的练习,竟然也能掌握;高手们能做到的事情,原来经过系统的训练之后我也是能做到的,其他人能获得的技术我也能获得,其他人能达到的高度我也能达到,我也有机会成为武林高手,这种错觉,就是自信心或者精神底气的来源呀。
结构上有刚体有软体,刚体端可以分为内侧和外侧,使用时又得控制好离心力(弹棍也就是白蛇吐信利用的就是离心力的转化)和加速度(舞花的作用就是增加加速度和动能);从棍体与身体各方面的接触配合发现自己各部分的短板,比如说腰腿不灵活,从而发现和改善这些不足;从与棍的运用相处中学会与物件的和谐共生。
除了健体方面的作用,双节棍是一种很有哲学韵味的器具,双节棍运动也是一种思维体操,很能练习各种思维模式,包括逆向思维,肩下换手的反面就是肩上换手,可以顺转棍就可以逆转棍,我第一次明白阴阳之道就是这么神奇;模块化思维,动作之间的排列组合,可以自己组合设计动作套路,就好像是乐高玩具;物我一体思维,双节棍是很有灵性的东西,是有着自己的运动轨迹的;也是一种不错的精神减压玩具,不管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,现代都市的生活压力都很大,而双节棍可以有很多种花式玩法。
电影中的剑客说,高手只用剑的三分之一处,内侧和外侧的区别,又如磁场的两极,又如阴阳之道;内侧接触身体部位基本不会受伤,据说剑术高手用剑只用剑尖部分,双节棍也是这个道理。
一只棍在游离,另一只棍握于手心,这也是一种阴阳刚柔的对应关系。
握法方面,握棍的手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,紧了手掌手指受不了,松了就直接掉在地上,特别是在挥舞的时候,松紧程度的掌握就需要自己去学习了;手法上可正握也可以反握,一正一反,恰如阴阳之道;表演体系动作的握位基本是内侧,捏握外侧在发力的时候更容易脱手掉棍。
收棍方面,拉式收回,或者夹棍回收,反正能止住游离棍并且不误伤自己就是收棍成功。
发力方面,劈棍和挑棍,劈和挑虽然方向相反互为阴阳的两个动作;扫棍,扫棍形成的扇形区域,一般是横扫或斜扫;弹射棍,也可以叫白蛇吐信,也确实有这么个意境,持棍的手像打出直拳一样突然发力,同时放开游离棍让它向前弹射而出,势尽则借势拉回;舞花,这点和剑法倒是类似,虽然掌腕没那么讲究却可以幻想自己是一个剑侠,而手中所持的兵器是剑。
辅助手方面,不持棍的手也要有相应的配套动作,辅助发力或者平衡重心,或者配合攻防,如果辅助手不够灵活,就无法达到棍若游龙的境界。
换手技术很多种花式,双节棍在两只手之间快速换手的时候,似乎自己变成了魔法师。
转棍技术,棍子在手中无限循环转动起来的时候,似乎达到人棍合一,觉得自己就是操控一切元素的神。
抛棍,有种飞剑的感觉,在适当的时间内抓握到适当的把位,需要有很不错的手眼协调性才能完成动作;
把单棍的动作体系升级了,就变成了双棍体系,双棍的运用需要有非常强的身体协调性和扎实的单棍基础,像腰腿反弹这些必须非常娴熟才不会误伤自身。
是许多武道馆的常用教学器械,双节棍带给了我们什么,一方面棍子的价格亲民,再优秀的棍子,其实也用不了多少钱,这一点别说一把刀剑,就连专业的悠悠球都是没有可比性;另一方面技术体系容易入门;在训练全身敏捷性方面的功能作用还是可以肯定的。
对于表演型的技术体系,如果有明师指导,两个月左右就能运用自如,哪怕是自学,只要学习得法,训练得当,普通人半年就能小有收获。
然而双节棍运动只是一项民间运动,也是空手道或跆拳道馆之类的武道馆的辅助训练项目,也一直有不少专业发烧友在积极的推广传播;但是,一直没有产生成熟的商业赛事体系,不像篮球足球等有稳定的球迷群体和大型组织机构,所以普通人想要提升这个专业的段位也缺少教培资源,主要还是自己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圈子或者各个武道馆。
防身方面,双节棍用于打斗防身,那是动作电影里面的情节桥段而已(据说现实中的李小龙在美国那段非常时期里,随身带的防身武器是手枪),双节棍在实战性方面的表现,其实不如普通的木棍(据说古代双节棍的原型,主要用来打谷物,相信于战场上更多的是打马脚),双节棍就像硬质的鞭,软体结构很难操控,很难拿捏力度和距离,不能像刀剑一样在特定的角度或姿势点到为止,所以击打一个目标,力度不是轻了就是重了;就算是你是个武林高手,拿在手上抡圆挥圈不掉棍;许多发力动作也还需要腾出空间来造势回收,更没有十足的把握(在每一次打到硬物反弹之后)不会误伤自己或同伴,在方便随身携带这方面,也不如甩棍的体积小收纳方便(也叫伸缩棍,虽然会贵一点)。
攻防之道,可以格挡,可以劈击,虽然防身对于双节棍来说并不实际,它只不过提供了一套攻防方案让我们参考,从概念上可以填补一下普通人的战术攻防(思维参考)框架。
离心力的作用,当棍作舞花或转棍的时候,游离棍的绕圆心甩动会产生离心力一种向外的拉力作用,使得握棍的手力不从心,如果棍体本身稍重,比如那种木质棍体,这时候就更难以操控。
双节棍是一个充满哲学矛盾意味的器械,结构由硬质的棍体和软质的棍链构成,它柔中带刚,手上抓握其中一端,另一端并不能直接控制,而是像软鞭一样处于游离的联动状态,挥舞起来似乎隐隐带着一种世外仙侠一般的剑气,于是我就把它当作某种剑的代替品,当然了,剑术的花式玩法自然是没有双节棍这么名目繁多,让人大开脑洞。
有句话说剑若游龙,其实双节棍也像是一条见首不见尾的游龙;当然了,棍若游龙是需要武者本身就有着游龙一样的身手作为前提条件的,当你练就了一套双节棍表演技法,那种成就感就像是动漫主角驯服了一头猛兽,或是大漠英雄驯服了一匹烈马。
记得那时候,周杰伦的歌《双截棍》爆红不久,在网络上偶然看到的剑舞狂沙(李煜涛)的双节棍表演,寒光闪闪之中凌厉的攻势动作,我一下子就被迷住了;于是刚工作不久的自己利用节假日骑着自行车,找遍了全城的所有的体育用品店,到处寻找合适的双节棍,也没有找到那种由轻薄铁皮构成的表演棍;最终只在新华书店买到一种并不适合新手的棍子,想想年青时的那种忘我的痴迷,可能是年纪大了,现在找不回来这种痴迷劲了(那时候网购这种商业模式也才刚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,也还不知道可以在网上找某宝)。
本文内容来源:双节棍的学习心得(初阶篇) - 知乎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100790983?ivk_sa=1024320u